南宫28

  • 元宇宙:本站分享元宇宙相关资讯,资讯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平台立场无关,仅供参考.

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地区Crypto跨境*洗*钱模式及监管研究

  • 2025年6月26日 23:56

作者:张寅,ACAMS反金融犯罪合规策略顾问一、引言

在全球化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Crypto以其独特的跨境便捷性和匿名性,逐渐成为全球犯罪资金*洗*钱的重要渠道。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地区在Crypto*洗*钱活动中呈现出复杂的关联与互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Crypto带来的风险,2021年发布文件明确指出"Crypto炒作扰乱金融秩序,滋生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尽管中国大陆严格禁止Crypto交易,但网络诈骗、电信欺诈等犯罪产生的巨额"赃款"仍借助Crypto向海外转移。

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对Crypto跨境*洗*钱的研究逐渐增多,但针对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的系统性研究仍相对缺乏。本文旨在通过分类梳理、链上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呈现跨境*洗*钱链路和现行监管框架,为相关领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参考。二、中国大陆境内的犯罪资金来源与转移链路

(一)犯罪资金来源

中国大陆境内,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网络赌博、*非*法售卖公民信息、传销、赌博等犯罪活动是*非*法资金的主要生成源头。例如,央视曾报道一起"暗网"个人信息贩卖案,犯罪团伙借助Crypto,在一年内实现了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洗*钱规模。这些上游犯罪产生的赃款,最初多以现金或Crypto的形式存在,犯罪分子通过境内银行账户和第三方支付工具对资金进行汇集,为后续的转移奠定基础。

(二)资金转移链路

资金生成与汇集:

上游犯罪产生的赃款,无论是现金还是Crypto,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集中。在现金形式下,犯罪分子可能通过多个银行账户分散存入,规避银行的大额交易监测;对于Crypto,则利用钱包账户进行归集,为后续的兑换和转移做准备。

兑换与分散:

为了将人民币现金转化为便于跨境转移的Crypto,犯罪分子通常会借助地下钱庄、跨境换汇渠道等。通过这些*非*法渠道,人民币现金被快速兑换成稳定币(如USDT)或Bitcoin等加密资产。同时,为了逃避监管和追踪,犯罪嫌疑人会开设多个银行账户和钱包账户,采取"快进快出"的方式频繁进行Crypto兑换,使资金流向更加分散和复杂。

Crypto交易所和P2P交易:

DEX和点对点(P2P)交易平台成为犯罪分子进行币种转换的重要场所。他们将人民币兑换为USDT、BTC或其他数字资产后,利用外部通道将资金转移至境外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所的跨境资金流动特性和P2P交易的相对匿名性,为犯罪资金的转移提供了便利。

混币器与匿名服务:

部分犯罪分子为了进一步提高资金追踪的难度,会使用混币器(如TornadoCash)或跨链桥协议等技术手段。这些技术能够将犯罪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合,改变资金的流向和特征,使得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难以追溯资金的真实来源。

综上所述,Crypto*洗*钱的基本路径可概括为:

犯罪赃款→人民币账户→Crypto兑换(包括稳定币)→国际转移

这一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手段,每个环节都存在规避监管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链上追踪分析来揭示其中的典型模式。三、稳定币在*洗*钱过程中的作用与使用模式

(一)稳定币的优势

稳定币(如USDT)在跨境*洗*钱中之所以扮演关键角色,源于其独特的优势。首先,稳定币与美元或法币挂钩,实现了价值的相对稳定,这使得*非*法资金在跨境兑换和保值过程中,能够规避Crypto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更便于犯罪分子进行资金操作。其次,稳定币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全球广泛接受性,通过Blockchain网络,可实现即时跨境转移,无需经过银行等传统金融体系,大大提高了资金转移的效率。

(二)使用模式

境内兑换与转移:

中国境内的犯罪分子通常先在国内的OTC(场外交易)市场或交易所将人民币兑换成稳定币。这种兑换方式相对便捷,且OTC市场的交易主体较为分散,监管难度较大。兑换完成后,通过Blockchain网络将稳定币转移至境外的钱包地址,为后续的跨境操作做好准备。

跨境兑现与互换:

在境外,犯罪分子将USDT等稳定币转入新加坡、泰国等地的交易平台,将其兑现为外汇(如美元、泰铢等),实现资金的合法化转换。此外,稳定币还可在虚拟资产平台与其他币种(如Bitcoin、Ethereum)进行互换,通过多次兑换和转移,进一步模糊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增加追踪的难度。

(三)典型案例与监管视角

从监管实践来看,不同国家对稳定币的态度和监管措施存在差异。2025年3月,泰国证券监管机构正式允许USDT和USDC用于交易,认可了稳定币在支付和交易中的作用。而缅甸监管层曾披露查封多个利用USDT开展地下钱庄汇兑的违法案件,这反映出USDT在东南亚*洗*钱链条中的实际使用情况。稳定币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犯罪网络广泛用于境内资金出境和国际*洗*钱操作的重要工具,这一特性在后续的链上案例分析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图1:涉易币付*洗*钱资金路径分析图】

1、买方地址,即为诈骗方,从卖方购买乘客航班信息后,通过乘客预留联系方式与乘客取得联系,对乘客进行诈骗。

2、卖方收到买方资金后,将获利资金进行转移,其中部分转移到易币付,从易币付的资金模式可推断出,图中的易币付用户地址对应的应为卖方在易币付开设的私人账户。

3、资金进入易币付后,由于易币付用户众多,资金来源和去向复杂,难以追踪,从而达到混币效果,卖方即可操纵其账户,将资金提现到其他链上钱包或者直接通过易币付的法币兑换业务,实现*洗*钱变现的目的。

下图为易币付的资金流转模式简图:

【图3:现金收U链上资金路劲分析简图】五、涉案国家与地区分析

(一)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对Crypto交易采取严格禁止的政策。因此,境内生成的*非*法资金要实现跨境转移,首先需要通过地下钱庄或OTC市场将人民币兑换为加密资产,然后再流入海外。监管部门的重点在于打击境内的*非*法集资、*洗*钱行为以及为Crypto交易提供服务的*非*法机构,同时大力推广数字人民币,以规范货币流通体系,从源头上减少Crypto*洗*钱的可能性。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吸引了大量的跨境资金。为了加强对虚拟资产的监管,香港于2023年实施了VASP(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牌照制度,任何提供虚拟资产服务的机构必须获得证监会的牌照。尽管监管趋严,但部分犯罪分子仍利用香港的交易所和家族办公室进行*洗*钱活动,如新加坡案中的部分资金就流经香港。这表明香港在监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提供者的监管,防止其被*非*法利用。

(三)新加坡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新加坡对虚拟资产采取严格监管措施。2023年实施交易所牌照制度,多家平台已获牌并需强化KYC/AML(客户身份识别/反*洗*钱)措施。大量的跨境资金经过新加坡进行转换和结算,当地的多起案件显示,*洗*钱团伙利用当地的金融体系和虚拟资产平台隐藏资产。新加坡的监管重点在于加强对持牌机构的监管,确保其严格遵守反*洗*钱规定,同时利用其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能力。

(四)泰国

泰国的监管相对开放,SEC(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USDT、USDC纳入交易品种。泰国银行支付法也涵盖数字资产服务,允许稳定币进行国内清算。在*洗*钱案件中,该地区的犯罪分子常通过泰国的交易所将USDT兑换为泰铢或美元,再进行资金转移。泰国需要在开放创新的同时,加强对交易所等机构的监管,完善反*洗*钱措施,防止稳定币被滥用。

(五)菲律宾

菲律宾央行(BSP)积极探索稳定币监管,已批准Coins.ph在监管沙盒内测试比索锚定稳定币PHPC。该国的监管框架鼓励创新,计划为VASP和金融机构发行稳定币设计监管护栏。在*洗*钱监管方面,菲律宾早前已开展对*非*法加密场外交易的严查行动。菲律宾的监管模式试图在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平衡,通过建立监管沙盒等机制,引导稳定币的合规发展,同时打击*非*法交易。

(六)柬埔寨

2025年,柬埔寨央行发布规则,允许银行持有"合格稳定币",但禁止银行自营Crypto和进行支付类活动。这一政策使得地下渠道可能利用柬埔寨的稳定币市场优势进行跨境汇兑,而正式的支付和兑换渠道则受到限制。柬埔寨需要在鼓励稳定币合理应用的同时,加强对地下渠道的打击,完善监管框架,防止稳定币被用于*非*法*洗*钱活动。

(七)缅甸

缅甸政府严格禁止Crypto交易并加强执法。缅甸央行明令禁止未经授权的Crypto买卖,并对使用USDT的地下钱庄进行打击(tilleke.com,n.d.)。然而,由于缅甸与周边国家的边境交易频繁,且存在在线渠道等灰色操作空间,犯罪分子仍可能利用这些渠道进行Crypto*洗*钱活动,缅甸的监管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综合来看,中国大陆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地,东南亚国家则多作为*洗*钱的中转或结算地。各国监管政策的差异为犯罪分子提供了"监管套利"的空间,影响了犯罪路径的选择,构建了地区间复杂的*洗*钱网络地图。六、虚拟资产与稳定币监管政策与法律框架

(一)中国大陆

中国官方文件明确将Crypto交易视为非*法*金*融*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1)。《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禁止金融机构为Crypto交易提供服务。目前,监管工作主要集中在打击电信诈骗、地下钱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虚拟资产服务等方面,同时大力推广数字人民币,以替代部分Crypto的应用场景,从根本上减少Crypto*洗*钱的土壤。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通过了《打击*洗*钱条例》增补和VASP牌照制度,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进行严格监管。2025年5月,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发行人条例草案》,建立了法币稳定币发牌监管框架:所有在港发行锚定港元或外币的法币稳定币发行人须获牌照,并满足储备资产管理、赎回保障、资产隔离、AML/CFT(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要求(hkma.gov.hk,2025)。这一举措表明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旨在规范稳定币的发行和流通,防范*洗*钱等金融风险。

(三)新加坡

新加坡的《支付服务法》要求数字Tokens提供商注册并履行AML义务,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了单一法币稳定币(SCS)框架,规范对新加坡元及主要G10货币挂钩的稳定币的发行与流通。MAS将稳定币视为支付系统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其价值稳定性和备兑金规定提出了严格要求,确保稳定币的发行和运作符合金融监管标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泰国

泰国的《数字资产商业法》涵盖加密资产,要求交易所和钱包服务商注册。SEC于2025年批准USDT、USDC等稳定币在交易所使用(coindesk.com,2025)。泰国央行支持创新试点,但要求支付类稳定币严格合规。泰国的监管政策在鼓励数字资产创新的同时,注重防范稳定币带来的*洗*钱等风险,通过注册制度和合规要求,加强对相关机构和稳定币的监管。

(五)菲律宾

菲律宾央行发布《数字资产条例》,规定VASP须许可运营,且可在监管沙盒环境测试法币稳定币(如比索稳定币PHPC)(elliptic.co,n.d.)。该国鼓励银行和支付机构参与虚拟资产监管和创新,试图通过建立许可制度和监管沙盒,在促进虚拟资产行业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洗*钱等风险,实现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六)柬埔寨

柬埔寨央行(NBC)对加密资产进行分类监管,将合格稳定币纳入"组1",并明确禁止将稳定币用于国内支付。银行须经批准方可经营稳定币相关业务。柬埔寨的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稳定币的合理存在,但对其使用范围和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了严格限制,以防止稳定币对国内金融秩序造成冲击,减少*洗*钱等*非*法活动的发生。

(七)缅甸

缅甸央行多次重申Crypto交易*非*法,2024年公告进一步警告,禁止个人参与任何未经监管的Crypto交易和汇兑行为。目前,缅甸尚无正式的加密资产监管制度,对Crypto的监管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严格禁止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Crypto的合法应用,但也导致地下交易活动难以完全杜绝。

总体而言,各地针对虚拟资产的监管力度存在差异: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新加坡正加快制度建设,构建全面的监管框架;东南亚多国强化对支付和稳定币的管控。监管的总体趋势是遵循"同活动同风险同监管"原则,加强KYC/AML措施和跨境执法合作,以应对Crypto*洗*钱等金融风险。

@unsplash七、挑战与政策建议

(一)面临的挑战

执法难度高:

Crypto具有跨境流动性强、匿名性突出的特点,使得犯罪资金的追踪和定位变得困难。Blockchain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也增加了监管机构获取完整资金流信息的难度,传统的执法手段在面对Crypto*洗*钱时面临较大挑战。

监管协调不足:

各国和地区在Crypto监管规则、标准和实践方面存在差异,犯罪分子可能利用这些差异进行"监管套利",选择监管较为宽松的地区进行*洗*钱活动。此外,跨境执法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信息共享不畅通,导致对跨国*洗*钱案件的打击效率不高。

稳定币特殊风险:

稳定币规模庞大,具有明显的支付属性,其价值稳定性和发行机制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如果稳定币发行人的资本储备不足、资产锚定不牢固或赎回机制存在缺陷,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同时,稳定币的广泛使用也为*洗*钱等*非*法活动提供了便利,需要监管当局在创新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

(二)政策建议

加强国际情报共享与技术合作:

建立健全国际间的情报共享机制,加强各国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研发和推广Blockchain分析技术,提高对Crypto资金流的追踪和监测能力。例如,各国可以共享可疑钱包地址、交易模式等信息,形成全球性的反*洗*钱网络。

推动区域监管协调与标准统一:

参照FAT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等国际组织的建议,推动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统一旅行规则、可疑交易报告标准等监管要求。加强区域间的监管协调,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形成一致的监管合力。可以考虑建立区域性的Crypto监管协调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监管政策和行动。

强化稳定币监管与风险控制:

对稳定币发行人实施严格的资本储备、审计和信息披露要求,确保其资产锚定的真实性和稳定性,保障投资者的赎回权利。加强对稳定币交易平台和使用场景的监管,要求相关机构严格执行KYC/AML措施,对异常交易进行实时监测和报告。同时,研究建立稳定币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执法与监管:

鼓励监管机构与专业链上分析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的链上追踪技术和工具,实现对可疑资金流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的Blockchain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洗*钱模式和异常交易行为,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加强合规约束与公众教育:

加大对未经许可的VASP、交易平台和地下钱庄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完善跨国追赃机制,加强对犯罪资金的追缴和返还工作。同时,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公众对Crypto*洗*钱等*非*法活动的认识和风险意识,引导公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非*法的虚拟资产活动。八、结论

研究表明,尽管中国大陆对加密资产实施严格禁令,但*洗*钱链条依然能够通过地下钱庄、海内外交易平台和稳定币网络完成。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等地加强了VASP和稳定币监管,东南亚部分国家也在不断完善法规或加强执法。然而,当前Crypto*洗*钱仍面临执法难度高、监管协调不足、稳定币特殊风险等挑战。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weizhangshensu.cn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weizhangshensu.cn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南宫28